河內記事
四月四日至四月七日,陰雨。
四月初前往河內旅遊。從內排國際機場入境後,搭乘Grab往老城區。天色灰暗且有霧霾,四周所見皆是黃土與農田,偶爾可見興建中的高樓。
河內的舊名為昇龍(Hoàng thành Thăng Long),經歷過法國的殖民與抗美的越南戰爭,留下東西文化交織的獨特風貌。
老城區是這城市的核心。市集、行會、廟宇彙集成熱鬧的「三十六古街」,每條街都有傳統工藝。此外,店舖與店舖間也穿插了觀光客導向的旅館、商店、銀行,確實是百工交雜。
車子停在旅館前,路上交通瘋狂。行人、自行車、機車、汽車等全混雜在狹窄的巷弄中,喇叭聲不絕於耳。雖然飄著綿綿細雨,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仍在街上閒晃。我們辦妥入住手續後,也隨即加入人群。
在老城區散步,最有趣的是黃白外牆的建築,它們帶有法式風格,如拱窗、鐵欄、百葉,與傳統的越式屋脊並存。這裡的房屋多為長型結構,前店後居,屋頂混合中式翹角與法式瓦片。
街頭小吃非常多樣。十字路口的邊角,幾位阿姨坐在矮凳上,喝著啤酒談天。再往前走,按摩店外飄來火鍋香氣,客人就在路邊涮肉。還劍湖旁有香腸攤,老闆將香腸平鋪在炭火上烤地滋滋作響。街邊的人吃田螺或炒蝸牛,有些攤位則供應越南咖啡。
河粉、越南麵包、咖啡、水果都很美味。一日傍晚,我們與友人碰面,她帶我們到還劍湖旁的咖啡館。店面在不起眼的巷內,是華僑的住居改裝而成,牌樓上木造的匾額與黑白相片反映了家族的歷史。我們點了有名的蛋咖啡,坐在天台聊天。咖啡與綿密的蛋汁完美結合,淺嚐一口便驚嘆,喝完還意猶未盡。
夜晚,在街邊找了小吃,點了Phở Tai與Bún Chả,是道地的河內菜。吃完到還劍湖廣場散步,人潮多的像是新年,一問之下知道是為了隔周要拆除的地標而來。湖邊有爵士樂演奏,湖上偶有霧氣飄來,在街燈的照耀下特別浪漫。
接著數日依序參觀了天主堂、火爐監獄、昇龍古城、火車巷等景點,因網上資訊眾多,不再贅述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