円覚寺
從JR北鎌倉站出來,平交道旁便是圓覺寺。
圓覺寺為臨濟宗圓覺寺派大本山,山號「瑞鹿山」,全名為圓覺興盛禪寺,為鎌倉五山之二。鎌倉時代後半,北條時宗從中國迎來無學祖元禪師,一二八二年在此開山建寺,主祀釋迦如來。
參道為一石階,沿階而上即至山門。現今的山門為一七八五年再造,樓上置十一面觀音、十二神將與十六羅漢。
越過山門走進巨大廣場,鳥聲不絕於耳,アーアーアー的長鳴,是烏鴉。夾道兩旁的翠綠柏樹朝天空伸展枝枒,最巨大的一株前方立有一牌,是為「柏槇 (ビャクシン)」。
柏槇旁有石燈籠,底座以方石砌成,上方是石燈籠本體,由寶珠、笠、火珠、中台、竿、基底組成。廣場的對側有另一座,有趣的是並不與之平行,大概為了避開老樹而建。
「來站這邊,拍照。」
「可以拍嗎?」
「還有這邊這個香爐,來引一些煙到身上,可以帶來好運。」
「好啊好啊!」
我跟隨陌生人的腳步,有樣學樣地在香爐前薰染衣物、背包,之後脫鞋進入佛殿。
這佛殿在關東大地震時毀壞,一九六四年重建,殿前的「大光明寶殿」匾額為後光嚴上皇所賜。走進殿內,巍峨的佛像為寶冠釋迦如來,又名毗盧遮那佛(वैरोचन),意為「大日遍照」。
在這神聖空間合掌祈願,頂上的巨大壁畫是畫師守屋多々志繪製的「白龍圖」,描寫神龍翻捲風雲張牙舞爪之姿,維妙維肖。
參畢佛殿,往後走是「大方丈」,從前是住持的居住地,現在則作為法會及參禪場所。方丈後方為寬廣的心字池,池岸的土丘、方岩、苔蘚、石礫、植栽,再再體現了枯山水的靜寂之美。
我沿道路散步,十分鐘後抵達「黃梅院」。步道盡頭為一佛堂,座落於林木簇擁之中,裡頭祀奉觀音。我在這雙手合十,靜謐深邃的氛圍包圍了我,心情愉快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