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ノ島
熱辣辣的太陽,蔚藍的天,這是我對湘南江之島的第一印象。
從鎌倉搭乘江之電抵達海岸,跟著指標走十分鐘,空氣中充滿潮濕的氣息,那是海的味道。路到盡頭,一座長橋連接陸地與島,是江之島弁天橋,我隨人群走著,心情愉快。
過了橋有條細長街直通江島神社。街道兩旁店鋪林立,冰淇淋、龍蝦仙貝、生魚片、甜點鋪應有盡有,此外也有郵局與雜貨店。路到盡頭,便是神社的紅色鳥居。
江島神社建於西元五世紀,為日本三大弁財天之一,鎌倉時代被視為戰爭之神,爾後轉為音樂、藝術、學業、財富的神祇。此外島上還供奉三女神,分別座落於邊津宮、中津宮與奧津宮三座神殿,來訪的信徒絡繹不絕。
通過瑞心門後爬了一段階梯,轉個彎繼續拾級而上,眼前的神殿是邊津宮,為江島神社的本殿,供奉護海的女神。到手水舍舀水淨身,接著加入參拜的行列。
兩拜兩拍手一拜,這是參拜神社的方式。隊伍中偶有情侶或夫婦一起上前,兩人同時擲出錢幣,並同時拍手,發出整齊劃一的聲響。我一個人來此,從皮夾掏出五元錢幣,取其與神結緣之意,許了闔家平安的願望,也抽了籤,結果是個「末吉」。神社旁有個綠色環狀的門,用八字形繞其行走可消災解厄,我模仿前人的動作亂走一氣,希望真有達到效果。
中津宫供奉「市寸島比賣命」女神,正面兩邊有四季風格的透版隔窗,神殿漆成鮮紅色,增添不少熱鬧氣氛。後方是江之島燈塔,可瞭望海景與富士山,繞過燈塔便是往奧津宮與岩洞的街道。
行到此處視野突然開闊,左側是海岬與峭壁奇景,前方是商店街,峭壁上頭不時有老鷹盤旋,這是我最愛的江之島景色。商店街兩旁都是餐廳,裏頭坐滿了人。
相較其他兩座神殿,奧津宮看上去小而樸實,單純的木頭色澤帶有美感和絲絲古風。繼續向前,上上下下數個階梯後終於看見海,旁邊的石碑寫著稚兒之淵,據傳是由於鎌倉相承院的一位名叫白菊的少年在此投海殉情而得名,被指定為神奈川縣五十景之一。
步道盡頭是江之島岩屋,是長年海浪侵蝕而成的洞穴,由兩個區域組成,自古以來廣受人們信仰而來朝拜。付了五百元參觀費,向守門人拿了燈籠便往洞裡去,牆上的告示牌提及弘法大師來此修行的典故,以及源賴朝與北条氏與此地的淵源。
岩窟狹小,動線兩側擺放歷史久遠的石佛雕像,是重要的文化遺產。盡頭是江島神社的發源地,安置於西元552年,地上有些銅幣,應是來此參觀的人許願所留。我繞了一圈後原路折回。
午餐點了しらす丼與江の島ビル,坐在窗邊欣賞海島風光。大快朵頤後在店外遇見橘貓,正悠閒睡著午覺。我慢慢晃回江之島站,結束這半日的美好行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