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崗野溪溫泉初探


五月中旬,我們前往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,目的:探索泰崗溫泉。

泰崗溫泉座落在泰崗溪畔,泉溫六十度,碳酸泉質。網上查到的行程是由古道下切溪谷,再沿溪畔上溯即可抵達,我們查好資料後,心想應該不會太難找,收拾行李隔天就出發上路,然而,我們實在太天真了。

騎車由竹東出發經內灣到宇老觀景台花了一個半小時,不算太久,但身上沉重的裝備讓我們的腰與大腿吃盡苦頭。觀景台是往秀巒方向的休息點,也是那附近的制高點,可遠眺尖石鄉的山林景色。許多自行車友將這裡設定為折返點,因此山產店、小吃攤、菜販、水果販也在這裡落腳,讓遊客們休息補充體力。

往秀巒的途中經過田埔村落,紅白色的建物與綠色植被形成強烈對比。山地人家的農作物不知為何,全都覆蓋黑色帳幕,猜想是種長不高的野菜吧。

趨車行經村莊,有教會、雜貨店、體育場以及民居,整體的規劃與數年前去過的紅香部落十分相似。居民們坐在屋簷下作自己的事,不怎麼理會路過的旅人,我們繼續安靜前行。

約莫半小時後抵達控溪吊橋,此吊橋橫跨白石溪,景觀優美。側邊的支流為泰崗溪,其與白石溪交會處有軍艦岩與秀巒溫泉露頭,泉溫約45度,夏初時水流量大,即使下到河床仍然渡不了河。洶湧的河水將溫泉帶走,就算靠近也是冷水,非常可惜。

吊橋右側為竹林。記得資料描述沿途會經過竹林一事,於是往這片竹林走去,然而,走了十五分鐘後只覺路徑越來越不明顯,怎麼都找不著下切泰崗溪谷的路。繞了半天卻看不見溪流,心想大概是走錯路了,一來一回耗了半小時。

回到竹林入口,左側有下切泰崗溪的路。到溪邊觀察環境,覺得水勢實在湍急,應該不會是這裡,況且如果真的在這,以我們身上的裝備也渡不了河,於是慢慢爬回原點。

回原點後四處觀察,只剩下右邊一條小路,走約五分鐘後抵達民宅,住宅以鐵皮與竹子搭建,附近有鐵絲網圍欄的雞舍與菜園。在民宅邊發現一條山徑,而且也是竹林,心想,是這了,於是走了上去。

十分鐘後抵達一個路樹盤根錯節之處,根據網路資料,竹林不須走到盡頭,但得注意一條下切路徑,心想會不會是走著走著錯過了,於是開始尋找。過了一會真的發現下切溪谷的路,入口不甚明顯,幾乎看不出來。

下切路十分狹窄,有些地段需停下來觀察才找的到踏腳點。約莫十分鐘後抵達一個陡降土坡,俯角約八十度,所幸旁邊有繩索供我們使用,我們小心翼翼攀繩而下,過土坡後走約兩分鐘總算看到河床。河床上沒有人露營的痕跡,但有幾塊區域是沙質地,對我們來說是不錯的營點。將背包放下後,我與L開始搜尋溫泉露頭。

朝河的上游走,一路觀察,但沒有看到溫泉的痕跡。走到盡頭沒路了,前方剩下一個河床落差,得涉水或攀右側岩壁通過,在這個點L說要回去拿東西,我留在原地邊吃麵包補充體力邊等待。

算一算過了十分鐘,L一直沒走回來,我心想拿東西應該不會那麼久,於是往回走一段路,看見他在遠方講電話。我懶得走回去,於是慢慢往右側岩壁走,並試圖找出渡河的路。等我翻越那個落差往回看的時候,L被我自行渡河的舉動搞得雞飛狗跳。從手勢看得出他在大叫,然而站在這頭的我只聽到流水聲,只好沿路退回看發生了什麼事。

回去問了L剛才的狀況,他說我不該一個人渡河,至少要有人在後方做確保才安全。仔細想想,也許真是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,才做出不理智的判斷。

確定不是這裡以後,我們原路返回,然後沿著剛剛尚未走完的山徑前進。大約二十分鐘後看到一間鐵皮屋,前方是整片竹林,走進竹林小路後沒多久就發現了下切點,此時天色已暗,下到河床後先將背包卸下,之後繼續尋找溫泉。

這又是段艱辛的旅程,在L的堅持下找了一小時,但太陽已經下山,在這樣的環境下根本不可能找到。用頭燈只能照出腳下的路,無法辨識河中是否有溫泉;其次,體能狀況已經下降,繼續下去只是徒增危險,大約在八點的時候回到卸裝處準備晚餐。有一盒肉在背包裡悶壞了(也有可能原本就是壞的?),但其他的食物還行,在超市買的客家小炒組合特別下飯。

吃過晚餐後因為體力耗盡,沒多久就睡著,算是在野外露營以來最早熟睡的一次。半夜雖然寒冷,但所幸沒有下雨,否則直接在河床上露天過夜的我們就麻煩了。

翌日清晨醒來後先到河邊盥洗,然後準備早餐。將米全部洗過泡水,開火煮粥,吃完後收拾行李,繼續尋找泰崗溫泉。

由昨天的下切點開始沿著泰崗溪右岸上溯,途中經過一片帶有特殊節理的地形,石頭被切成一片一片,有點類似洗衣板。此處得緊貼岩壁行走,下方是滔滔不絕的溪水,岩壁落差有兩層樓高,溪裡遍佈大石,不小心掉下去必受重傷,因此格外小心。

通過岩壁後抵達一平坦沙地,繼續走五分鐘後碰到死路,前頭又是一片落差,要過去非渡河不可。我們沒有渡河打算,因為清晨氣溫太低,夏季流水過於湍急,且不確定上去後真的可以找到溫泉,與L討論過後決定返回。(註:此處在冬天時水位較低且流速平緩,可以小心通過。過到對岸後沿河床上溯一百公尺便是泰崗野溪溫泉。)

在回程路上順便探了竹林未走完的部份,竹林盡頭有間獵寮,地上散落各種器具與柴火,近日似乎無人來過。此外還發現了一種昆蟲分解枯竹後產生的藍色物質,質感類似海綿蛋糕,用竹竿戳破後掉出幾隻蟲來,有夠噁心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