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阪記行


火車在筆直的軌道上奔馳,帶著時速三百公里的餘灰。左右兩旁都是住宅,小小的,好像鄉下一樣。

我記得在台灣中南部也常看到那種住宅。不高,大約兩層或三層,主要都是木造,唯一的差別在於此處的精緻度較高,似乎是在小小的空間裡塞進一個世界。

列車駛過大阪港時,我拿著JR Pass思索之後幾天的旅程。當然,GRE考試仍是眼前的必要之務,但我捨棄了背誦單字的時間,好好享受這悠閒的時光。四周乘客們用日語交談,聲音好似從另一個星球飄過來似的,雖然接收到聲波卻沒產生任何意義。我很享受這種疏離感。

在天王寺站下車以後,我們轉地鐵到松屋町一丁目。

周圍是沒有路牌的街區,來回走動數次仍找不到今晚預定落腳之處。最後決定詢問當地的消防隊,比手畫腳過後總算了解詳細位置。

町不大,一丁目大約只有兩三個街區交叉,道路兩旁有不少女兒節人偶藝品店,以及當地的雜貨店。找了一家餐廳吃過晚餐後,我們在民宿「星星之家」落腳,時間慢慢流逝,直到夜幕低垂。

第二天早晨大約七點起床,到便利商店買了便宜的麵包,氣溫很低,在台北住習慣的我們有點應付不來,只好趕緊走回民宿。迅速解決早餐後開始做練習題,大約十一點出發。在簡餐店點了義大利麵與咖哩飯,單份套餐只要五百日元,相對其他店面來說十分便宜。我因為怕不好消化,沒吃多少就只靠飲料補充糖份。

解決棘手的考試後,前往道頓崛旁的「風月」品嘗大阪燒。這兒的街景類似台北的西門町,道路兩旁大多是服飾店,偶有幾棟較高的百貨大樓穿插其中,然而並不突兀。街上行人不多,可能是接近晚餐時間,大家都等填飽肚子後才出來逛。

走進百貨大樓,搭了三次電扶梯後,我們抵達「風月」所在的樓層。在店中點了原味大阪燒,服務生耐心地幫我們解釋醬料與食用方法。雖然語言不通,但還是不得不讚賞店員的服務態度,十分耐心地接待不會說日語的我們,並幫我們料理。配餐的飲料點了梅酒萊姆蘇打,清涼的口感配合口味偏重的大阪燒一起吃下肚。因為很餓的關係,我們快速解決了晚餐。

用完餐後時間還早,決定到通天閣。友人想到電器街尋找記憶卡,於是大夥陪他過去。

經過一連串轉車,抵達通天閣時已是店家結束營業時分,整條街上大多是DVD或玩具專賣店,沒看見賣一般電子用品的商家。我們在街上恣意亂走,在通天閣底下繞了一圈,沒買到記憶卡,也沒上空中展望台。九點過後越來越倦,於是迅速回地鐵站搭車,結束疲累的一天。

隔日早晨與友人同遊大阪城。

大阪城是豐臣秀吉在關西建造的堡壘,十分宏偉,曾被燒燬又重建,輾轉變成今日樣貌。現代化的過程將大阪城的週邊橫掃一空,四周皆是商業大樓,城內卻仍維持木造樓閣。站在天守閣,大阪街區一覽無遺,連甚遠的大阪港也舉目可及,我們在此停佇片刻。參觀人潮不多,眾人零零散散走著,有些站在看板前發呆,有些一直移動。

下午到大阪港去搭聖瑪麗亞號。

船緩慢在大阪港內航行,兩岸景色沒多少變化,不是貨櫃就是大樓,天保山摩天輪持續轉動。難得來這一趟,我們到甲板上看海景,海風很大,氣溫只有四度,外頭下雨,天色灰濛濛的,海水不清澈卻帶有潮騷。

夜。心齋橋。

大阪府的地鐵發達,從港邊回到市中心才半小時。服飾店、藥妝店、鐘錶行、樂器行、餐廳、咖啡廳、書店、唱片行,心齋橋商店街裡應有盡有。

台灣的友人託我買日本地圖。我找了家書店,向店員詢問地圖的擺放位置,她領我到地圖所在之處,還向我說明了各種版本的差異性,雖然不了解意思,但那心意完全傳達過來。

回到街上,滿滿地全是人,我們四處閒晃,友人進藥妝店選購化妝水。

在外頭旅行一天實在累了,回民宿洗過澡後我們很快倒在床上。夜深,我在小夜燈下整理日記,將它謄上手札。窗外街燈還亮著,當夜只有五度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