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7的文章

礁溪森林風呂

圖片
礁溪溫泉名列蘭陽八景。從下交流道開始,舉目所及皆是溫泉會館,路邊溝渠裡流的是溫泉水,這是台灣東部的景點,也是我時常造訪的地方。 從台北搭客運僅需一小時,對我來說,她就像台灣的箱根,是放鬆心情的好去處。除了泡湯之外,當地小吃也頗負盛名,從鴨賞、肉羹到奶凍捲各有千秋,主要散布於中山路與礁溪路上,是美食兩條街。 到青年旅館辦了入住,將行李安頓好出去用餐。沿中山路尋找美食,第一家是義眾小吃,專賣魚羹。點了一碗嚐鮮,果真名不虛傳,羹湯夠濃而魚漿道地。 吃完去「礁溪包子饅頭專賣店」,門口貼著出爐時間,抵達時已經有人排隊,且都是要買整袋回去的客人。我不想多等,問單買要排多久,正巧剩兩顆肉包,二話不說將它買下。 這包子真夠資格算美食:麵皮與內餡極富嚼勁,一口咬下香氣四溢,湯汁濃卻不油,棒極了。 回旅館睡了一覺,醒來時已是傍晚,晚餐到舊城北路上吃蒜味肉羹。店面創於民國五十五年,假日滿滿人潮,假如不想排隊,附近的分店也有類似口感,皆屬上等。肉羹本身還好,但蒜香到位的只有這幾家,吃完仍是意猶未盡。 宜蘭一年有兩百六十個雨天,天空時常灰濛濛的,從窗戶望出去,建築彷彿抹上一層白色,視線盡頭的遠山則是灰藍。 也許是為了補償多雨的憂鬱,宜蘭有各式各樣的溫泉供人放鬆。自湯圍到四稜,許多泉水從平原、溪谷或山壁湧出,質地相異,各有千秋。以便宜的公共裸湯來說,我最愛的是太平山的鳩之澤,以及礁溪的森林風呂。 森林風呂位於礁溪鄉公園路,鄰近客運礁溪轉運站,是相當便利的位置。溫泉被庭園造景環繞,金黃路燈在夜晚散放光芒,醞釀寧靜舒適的氣氛。 男湯女湯景緻不同,管理處偶爾交換位置,讓遊人享受兩種設施。我泡的是售票亭左側的湯,有七個大小不等的池,泉溫由39到44度不等,此外還有冷水池與烤箱、蒸氣室等。 脫光衣服後到淋浴區沖身體,之後從溫度最低的池開始泡腳,適應水溫後再將身體浸入。周圍有獨自前來的湯客,也有外國人,偶有團體窩在池畔聊天,也有人受不了高溫在走廊行走。 坐在池裡享受清閒,雖然外頭寒冬冷雨,風呂內卻無比暖和。我在池與池間交替浸泡,體熱接觸空氣形成白霧,濛朧地看不清全貌。一小時後倍感快活,回旅館速寫此情此景,正是: 白壁暖水暈白煙, 奔流溢注蘭陽田。 千里遊盪雪山水, 遙灌湯圍此溫泉。

泰崗野溪溫泉二訪

圖片
陰雨霏霏,我們於十二月中旬前往秀巒,沿途楓紅遍野,每拐過一個彎道便有數棵散布路旁,而在秀巒村聚集成林,美不勝收。 座落泰崗溪畔的溫泉是碳酸質,海拔800公尺。2014年五月我曾來此探路,但因水位太高無法渡河。今日再訪景色依舊,除中途的大片竹林更迭數代之外,路線沒有差異。 下午五時,我們由控溪吊橋後方民宅走入山徑,經過夏天被砍掉冬天又長起來的竹林,約莫半小時後抵達下切點。 沿泰崗溪右岸上溯,偶爾得翻越大石,走到盡頭便是渡河處。此刻天色已暗,頭燈僅能照到腳邊。往對岸望,溫泉的湧出點有數頂帳篷,明亮營燈在黑暗中特別耀眼。 氣溫是12度。雖然很想晚上泡進溫泉,但暗夜渡河太危險,決定先在附近紮營。取水煮了晚餐,溪水超冰,河床上一堆蝌蚪趴在那動也不動。 翌日清晨氣溫再降,但雨停了,陽光撒落溪谷,期待溫泉的心雀躍起來,而L突然陷入長考。我繼續準備早餐,不一會他居然題了首詩:「狹壁綠水清悠悠,萬壑林鳥天上游。坐看宇宙天地間,河畔牛頭一帳篷。」格局之大,令人咋舌。 沿河岸上溯,腳穿溯溪鞋的我們輕鬆翻越斜壁。前方是激流,有位大哥將上衣脫了,身先士卒下水,我們見狀便也跟上。過了急流段後水流和緩,在此得橫渡至泰崗溪左岸。溪水流速雖慢,深處仍可及腰,須小心通過。 沿左岸往上走100公尺便是目的地。方才感受過刺骨寒意,我立即把衣服脫了,跳進前人挖好的池子,一種無以名狀的暢快襲來。啊,不愧是溫泉! 地熱從岩壁加溫溪水,高溫達70度,無法直接浸泡。我在源頭向下挖坑,引泰崗溪水混合,便成了天然的「湯」。 臉上覆蓋毛巾,身軀浸入水中,仰躺聆聽啾啾鳥鳴,身心得到莫大放鬆。另一群人正開火烹飪,煙燻培根煎得喀滋喀滋響,空氣中洋溢幸福的氣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