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4的文章

極簡生活

圖片
大約是三年前吧,台灣正流行奢華露營(Glamping)的同時,我們卻往極端相反的方向走,每次出隊都輕量化,只攜帶必需品,目標是享受山林,走得更久更遠。 有別於他人把家搬到野外,我試著把野外搬回家裡。然而,這並不是把草木動物帶回城市的意思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野營哲學,進而產生urban camping的生活型態。 生活在都市的人們總免不了商品的誘惑,見到喜愛的東西便購買,不知不覺房間也累積了多餘之物。但如果只能在身邊留下必需品,該如何選擇呢? 首先將房間內的物品分為必要、喜好,與廢物三類。必要品有錢、手機、鑰匙、存摺、護照、身分證明文件等;喜好部分則有衣物、書籍、CD、吉他等物;廢物有垃圾、重複性物品、用不上的贈品之類。 必要品自然無法捨棄,喜好部分卻能,倘若因收集之目的採買,東西只會越堆越多。因此衣物只留數套,書與CD各留十樣左右,至於其他物件,雖然是自己喜愛的,但不拘泥形式,可以是電子書,或串流音樂,捨棄的部分可以出售或送人,也算物盡其用。 整理完的廢物通通丟棄,身邊只留下必需品與自己完全熱衷的東西,此後不亂購買或囤積,時常打掃,花更多時間在心靈上而非物件。即便旅行,也以簡單方式規劃,不趕行程,不跑景點,專心觀察異地。 為了趨近極簡生活哲學,我們試著進行獵人式露營與城市野營。 「獵人式露營(minimalist camping)」,即攜帶最低限度的物資至山林中並在野外生活,然而,每位露營者對此「最低限度」的定義皆有不同。L想像的是像原住民那樣,只攜帶獵刀與火種便悠遊山林,我認為至少還得準備天幕與繩子,由此循序漸進。首先於近郊學習生火、動植物辨識、釣魚、繩結等技能,一次可以練習一種。而為了提昇體能,耐熱、耐冷、耐餓訓練也是必要的。唯有一次又一次讓身體確實感受在野外生存的經驗,才有辦法達到原訂目標。 至於「城市野營(urban camping)」呢,簡單說來就是宿營,只是以都市及近郊的型態,走到哪就在哪過夜罷了。這種城市野營多了一點與世俗相悖的成份,因此能避免警察或路人發現最好。露宿街頭的旅行想來不會太過愉快,因此如何選擇好的地點並打扮得人模人樣便是可努力的地方。省下的住宿費可以用在之後的旅途上,唯一的缺點只有無法攜帶紀念品,不過回頭想想,會選擇這種旅行方式的人,也不需要什麼紀念品吧。